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推销 > 正文内容

古代有关培训的说法?

2024-03-16 01:19:09市场推销1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瑞鹤

2021年夏天,针对补习班的禁令闹的是满城风雨。诚然,补习班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制造焦虑,教育内卷,等等等等,但是它们的存在,却是教育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都是很浅显的道理。

不过,当铁拳砸向补习班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叫好(总有些人,总是无条件地“好,威武,支持,有希望了”,非常高瞻远瞩),在他们看来,补习班造成了社会不公平,如果把它们都给禁了,这社会大家就都公平了,就海清河宴了。

其实吧,说这话的人既没有常识,也没有历史知识。

说没有常识,是因为“有需求就有供给”,纳粹禁烟,美国禁酒,可曾禁的了?何况社会不公平,果真本质原因就是辅导班么?说没有历史知识,那是因为辅导班在中国,说句不好听的话,算是“国粹”。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之后,科举相关的辅导班就络绎不绝。现在辅导班的很多东西,倘若审视历史的话,大约都是科举辅导玩剩下的。

◎ 唐宋的科举和辅导

在中国传统社会利出一孔的格局下,“进入体制”是读书人几乎唯一的出路,所以隋唐开科举选官,唐太宗才可以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有需求就有供给,那么多人对科举趋之若鹜,科举培训应运而生。一开始做这种培训的主要是官府的太学国子监,但在唐朝,想入太学,要看家里的门第,寒门子弟大抵同太学无缘,家里不住长安洛阳的,也没有办法去太学。

◎ 北京国子监辟雍

但寒门子弟也有出人头地的愿望,国家辅导不行,那就转向私人辅导。而这样的私人辅导机构,有个很雅致的名称,叫做“书院”。

开元年间,官办的集贤殿书院创立。中唐之后,李宪在衡阳创立石鼓书院,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书院一开始就是藏书的地方,它们的院长也都是饱学之士,完全有资格去辅导科举,于是,书院开始零星地做起科举辅导的生意。

◎ 石鼓书院正门。该书院在1939年被日军炸毁,2006年依照清朝旧制重建

北宋时期,官家非常重视科举,宋真宗亲自题诗,写道“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皇帝都这态度,士人当然拼着命去考科举,渐渐地,寒门出来的读书人成了和皇权捆绑在一起的利益集团。

科举既然如此受到重视,科举培训也会比前朝更红火。

宋朝的士人,“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形成一股建立新书院的热潮,白鹿洞、嵩阳、岳麓、茅山等著名书院。在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书院达到了七百多所之多,在数量上超过了唐朝书院总和的十倍以上。

“学而优则仕”嘛,书院里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在这里搞科举培训了。

◎ 嵩阳书院正门

科举辅导既然是书院的主营业务,那么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就成为了书院是否有名的主要标准,书院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科举为主要目标。

为了让学生及早适应科举考试程序,书院甚至时常举行“模拟考试”,考试内容、方法等都与科举考试相似。一般每月课试两次,一次为官课,一次为师课。官课由府、县轮流出题、阅卷、给奖。

唐宋两朝科举考试中,策问科是考察的重点,策问主要是由考官提出政事问题,要求学生们以史为鉴,提出对策。此外,一些“年度热点问题”,如当年的自然灾害、河运海运、粮食问题等,也是考生在上考场前必须摸清楚的重点,那会儿信息不畅,书生们上哪儿打听这个去,书院对此早有准备,会事先针对可能的考题先写好回答,书院的学生考前把它们背熟,只待一旦考到,便直接往考卷上默写出来。

所谓“时文皆烂熟,做一日誊录生,便高中矣。”

现在的培训界动不动就是各种名师满天飞,什么托福女神,雅思天后的,这种噱头其实宋朝就有了。宋代培训达人吕祖谦老师,进士出身,吕学鼻祖,他办的学院就有相当的课程,是专为科举而生。那时候都发一本黄册子,是必考提纲外加历年真题高分答卷(高中者三场程文一并收录)。故而宋诗有云:“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 宋朝的科举培训达人吕祖谦,比现在培训界的各种名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宋代人鄙视黄册子,认为这样的培训不能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然而再鄙视,黄册子就是管用,考生用这个,就是比不用的考得好。即使如此,吕祖谦也以科举培训为耻,某年他终于宣布不再针对科考进行考前辅导了(不讲时文,即科举应试),他的心解放了,考生也不来了。

唐宋时期的科举培训,也算应试,但因为那会儿的科举还不那么僵化,多少还能选拔一些应用型人才。

◎ 明清的科举和辅导

元代以后,科举越来越重要,而且朝廷也怕书院里读书人聚众议论时事,对统治不利,所以书院逐渐受到朝廷控制,明清两朝,像什么书院山长的任免、教学内容的设定、经费的供给,都是朝廷说了算,书院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属机构,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班”。

即使这样,书院里的读书人也还保留了议论国事的传统,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科举当中,时政策问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议论着议论着,就议论出事儿了。

明朝末年的东林书院,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个书院深刻地影响了明末的政治格局,此处不再赘述。

◎ 在明末搞了无数大新闻的东林书院

清朝入主中原,对书院严加管理,顺治九年(1652年)的上谕便要求“不许别创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采鼓励态度,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不复之前的讲学自由,在官办的书院里,能做的事只有一个,那就是科举培训了。

当然,科举这事儿,淘汰率很高,光靠书院不行,读书人还得自己想别的办法。从宋元时期开始,学生们以文结社,创办了文社,名义上讲,这是以文会友,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过,文社更重要的功能是帮助考生们复习科举中可能考到的知识、模拟科举考试、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万全准备。

当时的文社,不少是直接设置在书院里,由书院里的学生在考试前自发组织而成,这其实就是“科举冲刺班”。在“冲刺班”里,学生们常常一起作文,然后相互讨论学习,或者再请来老师做些点评指导。书院的老师自然不会拒绝,因为凡是考上的,名义上都算是书院的学生,书院里出的举人越多,书院的名气自然也就越大。

文社比书院灵活,但也需要相当的财力支撑。对于古时的名门望族来说,家族要诗书传家,科举功名也成了大家族重要的评判标准。

为了增加家中子弟的中举率,一些大家族会出钱,在祠堂边专门盖房子,建立起独立的文社,或与他族合办文社。家长们以家族名义请来已经回乡的举人、进士们,或地方上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然后将全族子弟一起召集起来,共同复习应考。

明代的王世贞家,四代出了十个进士。清朝道光时曾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的梁章钜,家族就一直有设立文社的传统,而他的祖父、父亲、伯父、叔父、兄弟以及他本人,也全部考中过举人,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家族”。

◎ 梁章钜几代都是科举出身,虽然跟东汉末年袁绍的四世三公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是很厉害的了

有了书院和文社,还得有复习材料。

明清时代的科举范围已经钦定了,就要靠有心人去整理。清朝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字狱叫吕留良案,这吕留良就是做科举培训的。他祖上是明朝某个王爷的幕宾,因此其人以明朝遗民自居。

但是吕本人曾经多次参加过清朝举办的科举考试,在获得了一定功名后就举步不前了,无法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于是吕留良专门收集明朝以及清朝开国以来的科举士子的参考试卷与文章,并加注点评、汇集成册并公开出版发行售卖。

实际上就是类似于今天中公、华图、中政出版的公务员考试教辅材料。靠着这样的材料,吕留良在江浙士人乃至湖广士人中获取了一定的名声,当然,有了名声,骨子里又不认可清朝,接下来这样的读书人能干出什么,这大约也能猜到了。

清朝文字狱之下,当真做到了“万马齐喑究可哀”。

道光年间,清朝已经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了,在此之后,日本人高杉晋作等乘船访问上海,见到中国上海的书店中基本上售卖的都是科举辅导教材,而非应对世界大势的实用书籍,因此有感唐人沦落于此,不胜唏嘘。讽刺的是,此时的高杉晋作等早已阅读过魏源写的《海国图志》,在中国书店中却不见踪影。

◎ 高杉晋作在来中国之前就已经看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但这本书在中国上海的书店是没有售卖的

◎ 《海国图志》,一本没有改变中国,但改变了日本前途的书

明清那会儿,科举也越来越僵化了,四书五经,八股文,这都是必考的东西。“补习班”里除了要学生们熟读四书五经,老师们也会经常命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

清朝还有一个重点考试项目叫试帖诗。学生们在“补习班”中也会先将试帖诗的套式练习好,然后拿着准备好的几个套路,去应对考试需要。这时候的书院,完全变成了科举应试教育的官办机构。而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临考作答,无所不能,但指望他们有治国理政的才能,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 废科举和科举辅导的终结

当然,科举辅导再怎么样,都是为科举服务的。随着科举制度越来越僵化,走进死胡同只是时间问题。

最终,在20世纪初,清廷废科举。这一举措让当时很多天下的读书人心灰意冷。旧式的读书人没了上升通道,而那些从事科举辅导的老师就更惨了,他们这辈子除了研究科举,不会别的。当辅导老师虽然不富裕,但好歹也能勉强糊口,废了科举,他们在社会上就是废人了,心里尤其地愤懑。

山西秀才刘大鹏出身贫寒,毕生追求科举功名,屡战屡败,一边准备下一次科举,一边做辅导科举的教书先生。科举废了,刘大鹏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他在日记中说:“世变如此,殊可畏惧,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无一可以垂永久。”短短数字就将一个毕生追求科举的读书人的无奈、失望与愤恨的心情描绘出来。

科举辅导最终随着科举的废除而自然地消失了。

但在中国,好的教育资源一直是稀缺的,而教育,又历来被看做改变命运的通道,所以,科举培训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其他的培训,比如小学奥数英语啥的,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啊,这些东西,本质跟科举培训是一样的——跟过去一样的,又何止科举培训呢,一百多年过去了,有的东西变了,但还有很多东西,大约还是一点都没变罢。

(END)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e978.com/sctx/16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