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形成的五个阶段? 儿歌概念形成于什么时期?
概念形成的五个阶段?
概念发展的5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辨多和少”,早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对于自己爱吃的食物,爱玩的玩具,就开始表现出我要多的那一部分(碗),我要多的那一堆,不管是用动作,还是语言,去实现自己的目的,都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多和少的概念;
第二阶段:“口头数数”,也就是会数1、2、3、4、5,一直到10或者是100,2到3岁时孩子口头数数的关键期,口头数数的能力与孩子的语言发育以及家庭教育紧密相关,很多孩子家长的引导下,利用数的节奏性,和循环重复的韵律感,就可以轻松学会数数,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孩子到了5到6岁,都能数到100,靠着第二阶段的口头数数的桥梁作用,在孩子能分辨多和少的基础上,你稍微再做一些问答引导,或者对物体做一些类似多一个少一个变幻互动,孩子就会迅速发展到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凭直觉报数”,凭直觉报数通常指对于5以下的数字,孩子能凭直觉瞬间说出物体的个数;
第四阶段:“指物说数”,即点数,也就是一边用手指一个物体,一边口头对应说出一个数点数,大多数孩子在两岁半孩子都能够指物说到2或3;
第五阶段:“按数取物”,也就给孩子说个数,让他取出对应个数的物体,这个阶段其实是第四阶段“指物说数”的逆向过程,掌握了第四和第五阶段,孩子对数的概念基本上就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认知了,大多数孩子在5到6岁这个年龄段都可以数到100,掌握到对于接近100的数字,指着物体可以说出数字,和按照数字可以拿对数,但是孩子的整个学习节奏并不均匀,通常,1、2、3、4、5掌握起来相对容易,而6、7、8、9、10却比较难,而1-10掌握好了,在学习10以上的数字,由于数字有节奏的重复性和规律性,更大的数字反而不会花费孩子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比较快的掌握,所以,让孩子理解数的概念,你要把重点放在数字1-10上。
儿歌概念形成于什么时期?
儿歌概念形成于明代。
应该是在明代。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明代吕坤编辑的《演小儿语》。
吕坤(1536--1618年),字叔间,号新吾,宁陵(今河南商丘)人。他编的《演小儿集》,全书一卷,收有包括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流传的46首儿歌。文字浅近,内容生动,便于口耳相传。编者在每首歌下面都加上评语,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不符原意,但将古代儿歌中许多遗产借以保佑存下来。吕坤在《演小儿语》的序跋中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儿歌的理论问题,对今天的儿歌创作也有借鉴之处。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的五个阶段?
数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原则把数学史分成若干时期.目前学术界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数学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 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5.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
形成数的概念四个阶段?
在"口头数数"的第一阶段中,孩子主要表现出机械记忆,像背顺口溜一样。
如同前面的案例中,健健从1数到100,他并不理解数的实际含义;
到了第二阶段的"给物说数",孩子要学会根据物体的数量一个一个的数,这个过程必须借助手、眼、口、脑多种分析器官帮忙才能做到。
大多数孩子在两岁半左右,都能够指物说到2和3;
在第三阶段"按数取物"的过程中给孩子报一个数,他能够取出对应数的物体,这也是第二阶段"给物说数"的逆向过程,也让孩子顺利到了第四个阶段:掌握数概念,建立起清晰的认知。
中国文化的概念形成于什么年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开始主动的弘扬中国文化。我们每天都把文化挂在嘴上,要让我们准确的说出来什么是文化,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文化这个词它来源于《周易》但是它最初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到了西汉的刘向时期,文化这个词才逐渐地与我们今天表达的意思相接近。用我们现在理解的文化概念来讲,我认为是在夏朝时候最先出现文化的。
一、 文化概念一步一步演化而来
我们最初从典籍中接触到文化上的概念是从《周易》得到的。最早的定义就是用礼乐来教化百姓,让人们思想上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的臣子。后来逐渐发展到西汉刘向时期,文化就变成了用文治来教化,让百姓们通过读书和知识的获得来明白做人的道理,来获得让这个国家发展的思想。刘向对于文化的概念是和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相同,他所需要文化为当时百姓带来的效果文化也可以带给现在我们。
二、 中国最早在夏朝时候出现文化
文化的概念我们现在理解的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带来的一些产物,符合这个概念,最早发生的有据可查的是发掘出来的夏朝物件。我们挖掘出来的东西,解释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并且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相关,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候的产物。我想这些东西是最符合我们现在对文化的定义,在我看来,夏朝也是文化最初发源的时候,可能在夏朝之前也有这些,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得到强有力的证据,就没有办法来说。
文化在现在被人们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留下来的,我们可以得到实物叫物质文化。那些精神文化则是我们无法触及,到但又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生活的东西,这对于我们来说更加重要。我认为我国开始出现物质文化是在夏朝,而开始出现精神文化则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文化一直延续到我们现在,物质文化值得我们保护,精神
文化值得我们不断学习。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形成于?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开始于唐代。从唐初开始,一种新的诗体形成了。这种诗体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是一种格律诗,唐人称之为今体诗或近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多称为近体诗。同近体诗相区别的一种诗体,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诗。
关于儿童数概念的形成阶段表述正确的是?
儿童数概念的形成阶段如下。(1)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可分为以下阶段。①辨数,产生对物体大小或多少的模糊认识。②认数,产生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③点数,开始形成数概念。3岁前儿童对数的认识主要处于知觉阶段,只能说是出现数概念的萌芽。数概念在3岁以后开始形成。(2)幼儿 数概念的发展。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三个成分。①掌握数的顺序。②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这阶段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计数能力,但还没有形成数概念。③掌握数的组成。掌握数的组成\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幼儿掌握了数的组成以后,就形成数概念。(3)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和掌握数概念等四个阶段。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形成于什么时候?
唐朝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营销的概念是什么?
概念具体如下:(1)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求”。(2)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3)交换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以及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
什么是病毒营销,病毒营销的概念?
病毒营销的特点就是让用户变成企业“活”的广告,利用互联网社交等形式打通低成本高效传播的营销道路。
利用人际网络构建无处不到的传播通道,任何一个人都有相互联系的可能。借助网络用户的口碑传播,产品的信息就会像病毒一样四处传播,以快速感染的方式向数以万计的群众传播。利用猫扑的Web2.0技术,产品的信息在猫扑的平台上更具有互动性和传播的捷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