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营销对象 > 正文内容

请简述有效市场理论? 网络营销理论?

2023-08-04 18:05:05营销对象1

请简述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EMH: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是西方主流金融市场理论,又称为有效市场假设,该理论是预期学说在金融学或证券定价中的应用,是现代金融学理论的重要基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以及期权定价模型(OPT)都是在有效市场假设之上建立起来的。

有效市场理论始于196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尤金·法玛在《商业学刊》( Journal of Business)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的论文。

并于由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

“有效市场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这个假说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国数学家,他把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股票收益率的分析,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

1964年奥斯本提出了“随机漫步理论”,他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类似于化学中的分子“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休止的、无秩序的运动),具有“随机漫步”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变动的路径是不可预期的。

1970年法玛也认为,股票价格收益率序列在统计上不具有"记忆性",所以投资者无法根据历史的价格来预测其未来的走势。

这个结论不免使许多在做股价分析的人有点沮丧,他们全力研究各家公司的会计报表与未来前景以决定其价值,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

难道股价真的是如此随机,金融市场就没有经济学的规律可循吗? 萨缪尔森的看法是,金融市场并非不按经济规律运作,恰恰相反,这正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效率的市场。

根据法玛的论述,在资本市场上,如果证券价格能够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便称其为有效率。

也就是说,如果证券价格不会因为向所有的证券市场参加者公开了有关信息而受到影响,那么,就说市场对信息的反映是有效率的。

对信息反映有效率意味着以该信息为基础的证券交易不可能获取超常利润。

有效市场理论实际上涉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关于信息和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即信息的变化会如何影响价格的变动;二是不同的信息(种类)会对证券价格产生怎样的不同影响。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有效市场的假设前提 有效市场理论有四个假设前提: 1、市场信息是被充分披露的,每个市场参与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信息的发布在时间上不存在前后相关性。

2、信息的获取是没有成本或几乎是没有成本的。

3、存在大量的理性投资者,他们为了追逐最大的利润,积极参与到市场中来,理性的对证券进行分析、定价和交易。

这其中有包括三点:第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因此投资者可以理性评估资产价值;第二,即使有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随机产生,交易相互抵消,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格;第三,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是具有相关性,他们在市场中将遇到理性的套期保值者,后者将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4、投资者对新信息会做出全面的、迅速的反应,从而导致股价发生相应变化。

效应似乎在最近十五年中消失了。

b、市盈率效应:是指具有低市盈率的股票或投资组合的未来收益率往往能超过具有高市盈率的股票或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其表现要好于市场平均水平。

经验证据: 巴苏(Basu,1983)为了单独考察市盈率效应,采用如下去掉小公司效应的方法:按公司市场价值的大小将25个公司分成五组,在每组中按市盈率的大小对公司进行排列,构造了五个投资组合。

经过统计检验,结果发现具有最低市盈率的投资组合获得了最高的风险收益率,显示市盈率指标对未来收益率具有预测能力,与中强态有效性假设相矛盾。

c、市净率效应:市净率是具有预测公司股票未来收益率的价值。

b、专业投资者效应 弗兰德、布朗和克兰科特(Friend, Blume and Crockett,1970)检验了共同基金的收益率,结果发现相对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加权指数有一个2.98%的α值,相对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等权重指数也有一个正的α值,尽管相对较小,但是统计显著的。

康和简(Kon and Jen,1979)对共同基金的绩效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专业投资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他们的收益率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这说明,某些专业投资者具有一定获取超额受益的投资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风险等因素之后,不同专业投资者差别很小,他们的收益率之差只是运气而已 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基石,理论与实证检验结合得也比较完美,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占据了金融学研究的中心地位。

随着实证检验中上述一些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的出现,对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论一直不断。

主要的争论集中在理性人的假设上。

因此,针对有效市场假设前提的不切实际,出现了行为金融学,解释了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

但一个理论或假说正确与否不在于其假设是不是符合实际,而在于它是不是经受住实证的检验,能不能正确地作出预测。

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的出现还不能完全否定其正确性,而且在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发现之后,很多“异常现象”也随之消失了。

因此,虽然不能把有效市场理论当作真理并以此来解释金融市场上的所有现象,但是,有效市场理论仍是金融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出发点。

网络营销理论?

是指在网络空间进行商品或服务销售的相关理论和模型,主要涉及营销渠道选择、目标市场选定、品牌形象塑造、用户购买行为分析、社交媒体营销等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网络营销强调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与传统的广告宣传相比,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可以很方便地与品牌进行互动,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

2. 社交网络效应明显:在网络营销中,社交网络效应特别明显,病毒式的传播能够有效地推广品牌,增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数据化分析:网络营销注重数据化分析,可以通过网站流量和用户行为数据等信息了解客户需求,并进行个性化营销。

4. 战略和营销的协同:网络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战略有相似之处,但更侧重于战略规划、互动模式的设计和整合网络资源。

5. 批量化执行:网络营销强调大规模的执行,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批量化的推广和销售,提高效率。

简述网络营销的方法?

第一种形式: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是目前最主要的网站推广营销手段之一,尤其基于搜索结果的搜索引擎推广,因为很多是免费的,因此受到众多中小网站的重视,搜索引擎营销方法也成为网络营销方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二种形式:即时通讯营销

即时通讯营销又叫IM营销,是通过即时工具帮助企业推广产品和品牌的一种手段,常用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1.:网络在线交流,营销员自己建立网店或者保险公司建立网站时一般会有即时通讯在线,这样潜在的客户如果对产品或者服务感兴趣自然会主动和在线的营销员或者保险公司服务人员联系。2.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IM营销通讯工具,发布一些产品信息、促销信息,或者品牌理念等等。

第三种形式:病毒式营销

病毒式营销名字听起来挺吓人,但其实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式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式营销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供需理论的简述?

供需理论是指指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定力。换句话说,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说两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简述回跳理论?

弹性回跳说是出现最早、应用最广的关于地震成因的假说,是根据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时发现圣安德列斯断层产生水平移动而提出的一种假说。

提出时间1906年概述1911年,美国学者Reid提出「弹性回跳学说」,以说明断层发生巨大地震的机制。当板块受力时如断层带附近之受扰动的地层,容易发生变形。

地壳不断的受力後,当断层内部承受的剪应力超过断层本身的剪力强度时,断层发生错动。错动发生时,扭曲地盤同时回弹,向四面八方传递弹性波。弹性波传至吾人的脚底就是地震。

简述MBTI理论?

荣格将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组合起来,形成了八种个性类型: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知觉型、内倾感觉型。   MBTI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个性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用字母代表如下:驱动力的来源:外向E---内向I接受信息的方式:感觉S---直觉N决策的方式:思维T---情感F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判断J---知觉P其中两两组合,可以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实际上这16种类型又归于四个大类之中,在此我们将四个大类型筛选,并总结如下: SJ型-忠诚的监护人 SP型-天才的艺术家 NT型-科学家、思想家的摇篮 NF型-理想主义者

简述LPC理论?

LPC问卷是菲德勒为了测定一个人的领导方式所设计的,叫做“最不喜欢同事评价问卷”(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Questionnaire)。这一问卷由16组对应形容词构成。接受调查者在填表前,先回想一下与自己共过事的所有同事,并找出一个你最不喜欢的同事(这个同事的姓名不必告诉调查人),然后在16组形容词中,每个词汇都要按从1(最消极)到8(最积极)的等级,对这个你最不喜欢的同事进行评估,给出1~8分的分值。如果偏向于积极评价,被调查人显然乐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关系取向型的领导风格;相反,如果偏向于消极评价,则被调查人可能更关注生产,属于任务取向型的领导风格。

按照LPC问卷的调查,16个问题的得分相加取平均值,如果得分在1.2~2.2之间,领导人为任务导向型;如果得分在4.1~5.7之间,领导人为关系导向型(因为所评价的对象是最不喜欢的同事,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出现5.7以上的高分);如果得分在2.3~4.0之间,领导人处于中间状态。

简述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也称为“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属于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理论,其认为员工的工作行为是建立在一定期望基础上的,必须让员工明确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以激励员工,同时使员工明白其欲求的事物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期望理论的计算公式为:M=V×E,其中M代表激励力,是直接推动人们采取某一行动的内部驱力;V代表效价,指个人对某一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以及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E代表期望值,是个人对某一行为导致特定成果可能性的估计与判断。

简述路径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 (Path- goal theory),豪斯(R.House,1977)以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理论研究、激励理论中的期待理论为基础,提出路径-目标理论。期待学说期望理论,这一理论以弗罗姆的研究最有代表性,认为激励力量取决于他的期望值的大小(目标效价)以及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这一期望值的概率高低(期望几率)。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路径—目标”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属的这一履行更为容易。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路径-目标理论

外文名

Path-Goal Theory

创始人

罗伯特·豪斯

内容

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利用结构、支持和报酬,建立有助于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路径。这里涉及到两个主要概念:建立目标方向;改善通向目标的路径以确保目标实现。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领导过程。路径—目标的领导过程如下:领导者确认员工的需要,提供合适的目标,通过明确期望与目标的关系,将实现目标与报酬联系起来;消除绩效的障碍,并且给予员工一定的指导。该过程的期望结果包括工作满意、认可领导和更强的动机。这些将在有效的绩效和目标实现中得到反映。

(2)目标设置。目标设置是取得成功绩效的标的,它可以用来检测个体和群体完成绩效标准的情况。群体成员需要感觉到他们的目标是有价值的,并且可以在现有的资源和领导下达到该目标。如果没有共同目标,不同的成员会走向不同的方向。

(3)路径改善。领导者在决定顺利实现目标的路径之前,还需要了解一些权变因素和可供选择的领导方案,特别是必须权衡确定对两类支持的需要。

第一类是任务支持,领导者必须帮助员工组合资源、预算以及其他有助于完成任务的因素,消除有碍员工绩效的环境限制,表现出积极的影响,并且对有效的努力和绩效给予及时认可:第二类是心理支持,领导者必须刺激员工乐于从事工作。

(4)领导风格。按照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的行为被下属接受的程度取决于下属是将这种行为视为获得满足的即时源泉还是作为未来获得满足的手段。领导者行为的激励作用,在于它使下属的需要和满足与有效的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并提供了有效的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辅导、

简述垄断优势理论。简述哦?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

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有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种垄断优势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 一类是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 垄断优势包括:

(1)市场垄断优势。

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2)生产垄断优势。

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3)规模经济优势。

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5) 信息与网络优势。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e978.com/yxdx/9881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