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有哪些(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有哪些类型)
企业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有哪些?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行业,产品的影响(宏观经济调控及产业政策导向)。
市场风险:是指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是否适销对路,有无市场竞争力(技术,质量,服务,销售渠道及方式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破产倒闭(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应收应付款及现金流问题等)。
法律风险:是因签定合同不慎,陷入合同陷阱,造成企业严重经济损失(违约,欺诈,知识产权侵害)。
团队风险:是指核心团队问题及员工冲突,流失和知识管理等。
资金链断裂,竞争者恶性竞争,核心人才流失,超越法律红线,企业内部分裂,领导者固步自封,交接班失败,发生重大事故,战略性失误,替代产品出现。
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注重市场开拓,加快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的转化,保持良好的资金流动。
创造优秀的产品质量,保持企业资产的稳定和升值。以先进性和创新要求推进技术工作。以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经营的风险有哪些—史上最全?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成果,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团队,我们不得不考虑自己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面临着哪些风险,这些风险都来自于什么地方?我们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存在着哪些经营风险?我收集整理的:在当前经营环境下,企业都会面临的一些风险,在此,我将我自己整理的一些成果分享给各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能够指导大家防范企业经营的风险,使我们的企业经营等更加顺畅。
战略风险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战略风险主要有:战略管理风险(包括:战略规划风险、战略实施风险、战略调整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产业结构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社会责任风险、政治风险(国别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海外市场开拓风险、国际工程承包风险、国际贸易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投资实施风险、投资中止退出风险)、并购重组风险(估值与定价风险、尽职调查风险、执行与整合风险)、政策风险、集团管控风险(子分公司管控风险)、组织机构风险(机构设置调整风险)、企业文化风险(道德风险、廉政风险、企业文化建设风险)、公共关系风险(媒体关系风险、危机沟通风险、社会舆情风险、政府关系风险)、业务合作风险(业务合作伙伴关系风险、业务合作伙伴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企业在市场方面面临的风险有:竞争风险、客户风险(客户信用风险、客户关系维护风险、客户商业模式风险)、市场开发风险、价格风险、品牌与声誉风险(品牌推广与维护风险、企业声誉风险)、证券市场风险(信息纰漏风险)、汇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市场风险的评估难度相对较大,同企业经营的整个宏观、微观环境有紧密的关系,在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提防传统竞争对手,更需要注意潜在以及跨界竞争,在当前的经营过程中,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力非常大,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企业的竞争对手的来源,时刻提高警戒。
财务风险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需要同证券机构、供货商、客户、银行等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协作关系,财务风险的防控需要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在此,我将我本人的一些收集整理分享如下;财务风险包括:现金流风险(融资风险、资金短缺风险、债务风险、应收/预付账款风险)、资金管理风险(资金使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预算管理风险(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预算考核风险)、会计与报告风险(会计核算风险、财务报告风险)、成本费用风险、担保风险、税务管理风险(税务筹划风险、税务操作风险、税金缴纳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资本运作风险(融资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
在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人力资源的竞争,如何降低关键核心岗位人才的流失,并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企业如何吸引有能力、有理想、有激情的年轻人的加入?在此,我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风险罗列如下: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招聘与留任风险、人员配置风险、关键人才流失风险、培训与发展风险、绩效考核风险、薪酬与福利风险、劳动关系管理风险、用工风险、雇主责任风险、员工职业健康风险。
法律风险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公司法》、《刑法》、《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等,因此,在企业运用过程中面临这法律风险包括:
合同管理风险、法律纠纷风险、合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重大决策法律风险等。
其他风险
健康安全环保风险(安全生产风险、职业健康风险、环境保护风险、节能减排风险)、研发风险、技术风险(技术变革风险、技术停滞落后风险、技术引进风险、技术应用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商业秘密管理风险(商业秘密泄露风险、侵犯商业秘密风险)、新兴业务拓展风险、稳定风险、保密风险、采购风险、存货风险、物流管理风险、国际货物运输风险、生产管理风险等。
函电风险中主要风险有哪些?
一.出货规格、日期与合同规定不符造成收汇风险
出口方未按合同或信用证规定交货,一是生产厂误工,造成晚交货;二是用类似规格的产品代替合同规定的产品;三是成交价格低,以次充好。
二、单证质量差造成收汇风险
出货之后,交议付行的单据没有做到单单相符、单证相符。这时即便买方同意付款,却白白支付了昂贵的国际通讯费用和不符点扣款,且收汇时间大大推迟,尤其对数额较小的合同,七扣八折下来会出现亏损。
三、信用证规定的陷阱条款所造成的风险
某些信用证规定,客检合格证是议付的主要单据之一。买方会抓住卖方急于出货的心理,故意挑剔,但同时提出种种付款的可能,迫使企业出货。一旦放货给了买方,买方极可能故意验货不符,拖延付款,甚至钱、货两空。信用证规定运输单据出具后7个工作日内在国外到期等等。这类条款议付行及受益人都无法保证做到,必须认真审证。一旦出现陷阱条款,应及时通知修改,千万勿贪一时省事,给日后埋下风险隐患。
四、没有一套完整的业务管理制度
出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且两头在外,易出现问题。如果企业没有完整的业务管理办法,一旦出现官司,会造成有理打不赢的局面,尤其对那些只注重电话联系的企业。其次,由于每年企业的客源在扩大,为了企业在贸易中有的放矢,必然要对每一个客户建立业务档案,包括资信度、贸易量等等,逐年进行筛选,降低业务风险。
五、与代理制相悖操作造成的风险
对出口业务来讲,代理制的真正做法是代理方不向委托方垫付资金,盈亏由委托方承担,代理方仅收取一定的代理费用。而现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不是这样。其原因一是自己本身客户少,收汇能力差,又要力争完成指标;二是想多盈利,嫌代理费少。一种是收购贩卖式,工厂取得安全收汇。一旦出现买主问题,预借款必将成为泡影。另一种是“卖单”业务。如代理商不认真对工厂进行跟踪,也会出现与客户串通出货,欺骗“卖单”人。
六、使用D/P、D/A远期付款方式或寄售方式造成的风险
延期付款方式是一种远期商业付款方式,如出口方接受了这种方式就等于给进口商融资优惠,虽然开证人自愿支付延期的利息,表面上仅需出口商垫款、放款,实质上是客户等待货物到港后查验到货的数量。如市场变化销路不畅,进口商可申请银行拒付。有些公司放货给国外做生意的同学、朋友。以为是关系客户,不存在收不了汇的问题。一旦出现市场销售不畅,或客户问题,不但钱收不回,货也可能收不回。
海外并购中的风险有哪些?
海外并购跨越了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面临风险远比境内并购更为复杂,会直接影响并购计划最终是否成功,应引起企业的充分重视。企业所作出的并购计划应建立在对并购中的各种风险有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并已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作好了防范各种风险的准备。具体而言,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法律风险(二)政治风险(三)财务风险此外,在整合过程中也有风险。海外并购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使企业获得更多盈利。因此,并购后必须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海外并购重组,虽然迅速获得了技术、人才、品牌、渠道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但是,风险在并购后并未消除。事实上,国内一些企业所并购的很多业务都是跨国公司剥离的非核心亏损业务,如果在并购之后整合不利,常常会造成继续亏损,甚至亏损范围扩大。因此,并购整合失败的风险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风险之一。在跨国并购整合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风险:(一)文化整合风险(二)品牌整合风险(三)管理能力风险(四)整合成本风险(五)人力整合风险以上答案为芝麻背调提供,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创业中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创业中存在的风险有以下几点:
1、项目选择方面的风险。盲目跟风选择了不适合自己,也没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风险。
2、经营风险。这是每个创业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讲如果是大公司遇到的风险较小,小公司规模小,受市场的影响大,相对应的风险也就大了。
3、技术风险。有些创业公司是需要技术的支撑,虽然创业公司的创业能力都很强,但是其他技术不稳固,容易造成技术人才的流失,这对公司的影响是超级大的,必须要注意。
4、规范运作方面的风险。创业公司不少都是民营公司,不好管理,还有就是也存在一些家族式的公司,这样会出现独大,垄断的问题。
5、生产风险。主要包括库存、采购、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等
6、营销风险。主要是营销策略不当和营销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一、企业经营风险通常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行业、产品的影响(宏观经济调控及产业政策导向)
2、市场风险:是指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是否适销对路,有无市场竞争力(技术、质量、服务、销售渠道及方式等)
3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破产倒闭(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应收应付款及现金流问题等)
4、法律风险:是因签定合同不慎,陷入合同陷阱,造成企业严重经济损失(违约、欺诈、知识产权侵害)
5、团队风险:是指核心团队问题及员工冲突、流失和知识管理等。
建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切实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经营风险。
二、回避企业经营风险的基本方法
创业是有风险的,但风险与机会是并存的。风险越大,可能机会越多,正因为如此,许多创业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个好理智的创业者不应该回避风险,但应当在经营活动中做到尽可能降低风险和积极预防风险。
1、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处于风险控制的核心,企业领导的风险意识、自觉遵守内控制度的决心和行为影响着企业风险控制的成败。那些能驾驭风险、有效控制风险的企业必然会成为企业中的佼佼者。
2、学会分析风险
首先,企业必须全面分析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容忍度的确认,建立规范的风险监控体系。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由于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其相应的风险,因此目标的制定自然就成为风险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骤,并将其确认为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按照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理论,企业应当在以下8个领域确定目标:即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物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利润需求等。
3、善于评估风险
要通过分析预测风险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投资一旦失误,可能造成多大损失?筹资款万一到期无法挽回,可能造成多大经济损失?货款一旦无法收回以及库存积压,对流动资本周转将产生多少影响?资金周转(现金流)出现不良循环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可能造成危害和预期后果等。
4、积极预防风险
风险的防范,要采取积极对策,例如,对投资方案进行客观评估、对市场进行周到细致的调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流动资本的良性循环、掌握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方法。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要从整个系统着眼。采取补救措施,限制负面影响的扩散。
5、建立风险应急机制
1) 一旦风险发生,应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减少损失,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
2)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但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前两个方面的努力是为了控制风险的发生,但如果出现控制的失败,风险就必然会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将风险重新加以控制,其结果是要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范围,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
6、从制度上控制和规范风险的发生
1)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控制和规范风险的发生。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就是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控,就是要通过制订流程、执行流程、监控流程,来控制“不同人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保证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
2) 五点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l 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l 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l 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l 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l 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7、规避和转嫁风险
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也是可以转嫁的。例如:财产投保,是转嫁投资意外事故风险;赊购商品是转嫁筹资风险,以租赁代替购买设备是转嫁投资风险。只要适用恰当,确实可使本公司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沥青企业经营风险?
尽管2009年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推动下,沥青市场需求活跃,价格相对08年也有大幅回落,并且09年一季度以来,招投标的工程层出不穷,多数项目的沥青用量都在2万吨以上,但由于冬储行情火爆,导致沥青价格短期内迅速攀升,价格泡沫积聚,扎堆低价中标操作风险依然较大。
自08年末以来,国内招投标工程屡见不鲜,部分标书出现了低价抢标的现象。据了解,08年底招投标的部分标段,低价投标的现象较为显著。例如12月29日开标的内蒙古203线乌零一级公路24200吨的重交沥青招标中,大部分参与投标的企业都投出了2500-2700元/吨左右的送到价格,而供货期从2009年初开始,起码在4个月左右。
另外,今年年初华东和西南两个招标项目,企业的进口沥青中标价均在3200-3400左右,但目前进口沥青的到岸成本在3100左右,加上运费,中标企业利润空间非常小,加之进口沥青资源短期看紧,如果价格继续上涨,中标企业还可能要面临亏损。
从今年2月份开始,国内沥青冬储行情异常火爆,沥青价格短期内大幅飙升。根据估价显示,08年12月底东北的重交沥青主流成交价在2350-2450元/吨左右,截至4月10日,东北的重交沥青主流成交价上涨至3100-3200元/吨,3个月的时间上涨了750元/吨,是国内沥青价格涨幅最大的地区之一。
12月底确定中标企业的内蒙古203线乌零一级公路,就于4月7日宣布重新招标,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前期的中标价格太低,以目前的沥青价格上涨幅度,中标企业或已发生亏损,无法继续供应沥青。12月底该项目的中标价格为2550元/吨,而目前东北重交沥青的平均成交价已达到3150元/吨左右,以估价来计算,从12月底开始,平均每个月上涨250元/吨。即使中标企业有部分前期的备货支撑,但2.4万吨左右的数量并不可能在两个月内采购完毕,中标企业面临亏损只是时间问题。
总而言之,尽管今年的沥青价格相比08年水平大减,需求也在国家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看好,但市场上不可控因素较多,加之今年冬储行情火爆,价格和需求都有所透支,对旺季的沥青市场或将有所影响,因此,若市场玩家一味希望在招投标的项目中扎堆低价,以增加胜出机率,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建议玩家与业主商量以适宜的浮动价格招投标,或在投标价格的制定中,理性分析未来市场趋势,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参与良性竞争。
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的几率、避免损失的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的附加价值。能够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
1、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
2、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
如何有效规避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1、明责与完善
公司治理实质的涵义就是基于一种受托责任的法律合同关系,并以此来规范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并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基于受托责任下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公司股东会、公司董事会、公司经理层以及对受托责任履行行为实施监督的公司监事会的权利和责任的法律确认和有效执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公司价值的组织保障。
从表面上看,安然、世通公司的倒闭是因财务舞弊引起的。但在实质上,这两个公司都是由于在公司治理上存在严重缺陷,才导致公司在财务上造假行为成为可能,公司倒闭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美国的公司治理科学性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推崇,也是我国主要借鉴的。在美国公司治理中董事会设置最典型的特点是独立董事制度,担任大公司独立董事的很多都是知名学者、教授,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人员中站多数,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代表中小股东利益。但据调查,安然、世通公司的独立董事是公司的独立董事没有在公司董事会中发挥应该起到的作用,导致公司治理失败,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很好执行,造成公司经营风险。
我国在借鉴美国公司治理的独立董事制度同时,也借鉴了德国公司治理的监事会制度。监事会在德国的公司治理中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但在我国,公司的监事会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因此,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不但要有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更主要的是要有基于受托责任下的公司治理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的有效履行。
2、内部控制
所谓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及相关法律的遵循等组织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实施者为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内控制度是企业为有效实现其目标而设计的内部制度安排,它是为整个企业而设计的系统,企业不应该有任何人能脱离该系统的控制而自由运作。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权和监督。公司所有人的权限都是在这个组织中被授予的,并要得到有效监督。
世通公司所犯的错误在于公司大权握于个别人手中。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在公司董事会决议中发挥着绝对影响,并且首席财务官打破内部控制制度,下令有关部门违反行业惯例和会计准则调整会计处理。公司把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负有监督职能的内部审计的关键业务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严重违反了内部控制原则。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致使个人的权利不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导致公司财务舞弊成为可能,最终导致公司毁灭。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更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中航油集团先后给公司派去的两任财务经理都被公司董事长以种种理由掉离,而集团派去的党委书记在新加坡两年多,一直不知道公司董事长从事场外石油期权投机交易,公司"一个人说了算",内控制度在这里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终导致公司巨额亏损而破产。
正是由于注意到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风险,美国在2002年7月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sox)法案。Sox404条款要求公司在报送的财务报告中,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架构和它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所有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都要达到Sox404条款规定的标准要求。可见,内部控制制度对防范企业风险的重要性。
3、风险管理
要能够很好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风险防范制度。公司治理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从企业组织架构上控制因内部管理失误造成公司经营风险。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各种具体的风险,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具体风险防范制度进行防范。如企业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信息风险,策略风险等。在中航油事件中,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认为,对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没有针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定,公司董事会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就公司投机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未能完全尽职,是导致中航油新加坡巨亏的主要原因。巴林银行的倒闭也要归根于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太相信它的雇员造成的,让一个人即做交易又管理风险,这样就等于没有风险管理。
4、风险审计与评估
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称为经营风险审计,通过专门的审计方法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区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审计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错报,而是通过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经营策略、企业法律环境等方面的测试,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越来越被许多国家所重视。美国sox法案404条款要求公司管理当局在报送财务报告时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声明,由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随着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审计方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运用中的日趋成熟,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已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的相关准则,简称"风险审计准则"。我国也正在借鉴国际审计准则和其他国家审计准则的经验,积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审计"相关准则。
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风险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任何一环的疏忽和纰漏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成为当今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控制经营风险呢?
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1/3 分步阅读
首先,企业必须全面分析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容忍度的确认,建立规范的风险监控体系。
2/3
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由于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其相应的风险,因此目标的制定自然就成为风险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骤,并将其确认为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按照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理论,企业应当在以下8个领域确定目标:即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物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利润需求等。
3/3
企业的目标是由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去实现的,这些部门也就成为风险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目标与相应目标的风险确认后,定期地进行风险测评成为风险监控的重要过程。风险的测评,不仅要有测评结论,还必须对今后的控制提出前瞻性提示和防范措施。
从制度上控制和规范风险的发生
1/7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控制和规范风险的发生。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就是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控,就是要通过制订流程、执行流程、监控流程,来控制“不同人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保证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目前,国内有众多的公司在美国上市,根据2002年7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在美上市的必备条件。
2/7
五点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3/7
2.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4/7
3.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5/7
4.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7
5.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7/7
国内各公司正竞相推广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构成公司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中包含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来说是一个丰富的概念集合和管理工具。以往我们许多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并非是没有制度,而是企业经营者违规操作。所以内控制度还必须规范这种违规操作的行为,从根本上实现内部控制的管理作用。
建立风险应急机制
1/2
一旦风险发生,应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减少损失,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
2/2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但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前两个方面的努力是为了控制风险的发生,但如果出现控制的失败,风险就必然会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将风险重新加以控制,其结果是要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范围,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
注意事项
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处于风险控制的核心,企业领导的风险意识、自觉遵守内控制度的决心和行为影响着企业风险控制的成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