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能力建设流程?
组织能力不是能人或老板的能力,而是组织层面的整体能力,是个人带不走的能力。
在金字塔组织里,个人通过深入嵌入组织得到组织能力的赋能;
而在平台型组织里,个人通过简单的连接就能得到组织能力的赋能。
所以,相对于金字塔组织,平台型组织的组织能力更好检验,
因为这类组织很大程度上屏蔽了“人和组织不匹配”的理由。
平台能否开放性地为个人赋能,让平凡人干非凡事,就是组织能力的最好体现。
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希望以平台赋能的方式来大量“孵化”分支机构、多元业态,这一扩就容易扩出问题。
扩出去的机构能否成功更像是在开盲盒,万一市场有空间,而企业刚好有能人,事情就能成,反之则会铩羽而归。
这类证据的背后有两种可能:
其一,企业还不是平台型组织,好的资源被锁死,无法赋能一线业务;
其二,企业已经初步转型平台型组织,但本身缺乏好的资源(没有形成资源洼地),无法实现赋能。
现实中,大多企业是两类原因都有。
组织能力建设的三大法则
如果以平台型组织作为方向,企业打造组织能力需要遵循三大法则。
或者说,组织能力有很多具体形态,而平台型组织所需要的组织能力是与众不同的。
我认为,这种组织能力应该具有三大特点——“AFB原则”:
第一是敏捷(Agile)。
即组织有迅速感知信息的能力。
有感知才有行动,在这个时代里,快一步就是快十步。
这里的感知不仅是指感知当前的信息,还有能够通过当前的信息洞见未来,要有对于终局的感知能力。
如果企业动不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感知到行动的方向。
第二是柔性(Flexible)。
即组织有颗粒化聚散的能力。
所谓“颗粒”,即使组织单元的微观化,
微观到极致就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聚散,甚至以个人的某项能力为单位进行聚散,
这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无边界团队”或“斜杠青年”等。
如此一来,企业变得又小又大。
“小”是“颗粒小”,“大”是聚合的“团队大”。
这类企业不强调“堆人头”,而是强调在某一领域内迅速响应形成聚合优势。
举例来说,一般企业是研产销各管一段,销售团队去打单,但另一些企业是研产销基于同一目标,一起去打单。
这样一来,战争开始之前,后者就赢了,这就是聚合优势。
所以,如果企业动不起来,很大程度上还可能是因为组织内部过于固化。
第三是重炮(Big Bang)。
即形成沉淀的能力。
这是很多企业都会存在的误区,大多企业认为建设平台型组织,应该是以“轻”为主,强调小团队作战。
但我们应该知道,如果仅仅为前线配置小米加步枪,只可能小打小闹,
是不可能打大仗,也不可能歼灭基地组织的。
真正的平台型组织,一定有中后台的深厚沉淀。
如研发在中后台的沉淀,让企业拥有在技术上的高地优势。
举例来说,穆胜事务所之所以能够频频对客户抛出人力资源效能研究的新内容,是因为我们有人力资源效能研究中心(HREC)这个中台。
他们几乎把国内外的人力资源效能研究进展全部撸了一遍,国内外人力资源效能的标杆企业也被研究透了。
我在前台讲的东西,基本和同行有2-3代的信息代差,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
我的云淡风轻背后,是有一个团队为我负重前行。
这类企业又轻又重,“轻”是前台行动的“团队轻”,“重”是中后台沉淀的“火力重”。
这类企业不强调集团军作战,而是强调“轻团队”引导“重大火”。
有的企业,甚至将所有的部门都赶到前台成为了经营单元。
看似企业很灵活,花蝴蝶一样地去到处扑用户,
实际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成果非常有限。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建设组织能力时对于三个法则都应该遵循。
但现实情况是,三大法则都很难达成。
这里有三重境界:
初级是达成一项。
这是典型的悲剧,不仅没用反而对组织有负面影响。
例如看,企业极度敏捷,能感知到市场的变化,看得到行动的方向。
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组织动不起来,如果组织没有重型火力,看到目标也是枉然。
机会看多了心情也不好,因为你知道自己错失了什么。
中级是达成两项。
这个时候,企业已经能够初步俘获平台型组织模式中组织能力的红利。
要么就是发现了市场的方向后肯定可以有所行动,要么就是对于市场方向的感知不占优势,
但同时看见机会时行动更快、火力更重,结果也是能够获胜的。
高级是达成三项。
如果走到了这一个段位,企业已经可以深度俘获平台型组织模式中组织能力的红利了,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
组织能力设计矩阵
显然,“AFB原则”应该落地到平台型组织转型或组织能力建设的若干具体设计上。
在我的定义里,打造平台型组织主要是做两个方面的事情:
一方面是解决“愿不愿”的问题,
主要是通过打造组织模式来实现的,具体包括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上的调整;
另一方面是解决“能不能”的问题,
主要是通过提升个体能力来实现的,具体是打造培养系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