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公司的有哪些架构?
通常有几大分工:
1. 老板: 掌握公司运营,决策,采购,销售,财务等方面。
2. 业务: 为公司找客户,拿订单,稳定公司正常运转和收益。
3. 采购: 根据公司经营的产品,寻找最佳货源(供应商)。
4. 跟单/船务: 负责整理业务接到的订单=》转化为采购订单=》向供应商追交期=》付款收货=》订舱=》准备相关商检报关使馆认证等资料=》发货5. 采购和跟单有时为外招,也有可能是老板和业务亲自担任,处理。6. 财务,负责收款,支付货款,报税,等。如果有进出口权,还要做外汇核销。7. 网页设计/美工: 视公司规模而定,有些公司会招。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外贸公司流程了。谈单=接单=采购=订舱=报关=发货=核销
区域型营销组织的结构包括?
组织架构1:先区域,在渠道
优势:
1. 区域跨度小,团队内部见面更容易,跨渠道之间的人员沟通和协调更方便一些;
2. 主管的综合能力会提升,因为涉及多个渠道的管理,能力要求也更高;
3. 城市经理等综合人才储备更完善;
不足:
1. 沟通效率低,每个渠道的项目,都要沟通5个人,
2. 执行不一致,每个主管的能力水平决定该团队的渠道项目执行的天花板,造成城市项目执行的不一致;
3. 专业性不强
组织架构2:先渠道,在区域
优势:
1. 效率更高,如果总部是按照渠道分配资源和活动,整体组织架构又是渠道优先的话,城市内部就没有项目负责人的说服,直接对接,方便信息传递和跟进;
2. 执行更好,专人专职,在管理和对接上会更专业一些,同时执行更一致一些;
3. 内部专业交流更多;
不足:
1. 生意比重过于集中化,如果权重的渠道主管能力和态度不行,没有马上做出调整的话,后期整个团队都被影响到了,生意就被劫持了,城市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对于城市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对风险意识有足够的预判,人员保持合适的流动性,城市经理需要重点关注和参与到权重渠道的管理中。
2. 由于业务员层级是按照区域划分,跨度比较大,团队内的联系相对来说不容易,管理者的管理路径比较远,面对面开早会的成本比较高。
3. 对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会更少一些,更多的是专职人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